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信息 > 003商学院 > 正文

2020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考研考试大纲

作者:鸿知湖南师大考研网 来源:hunnuyan.com 浏览:894 次 发布时间:2020/12/25

QQ:3007473871(范老师)    微信号:kaoyan618(墨墨学姐)


【湖南师大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本页面信息由本站(机构非学校)从学校研究生院及学院官网转载,原文链接及信息请大家点击学校相关网站查看。

考试科目代码:[431]考试科目名称:金融学综合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货币银行学部分占50%

金融市场学部分占50%

公司理财部分占5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目标

《金融学综合》是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金融学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主要测试考生对于与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和公司理财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货币银行学

本部分指定教材为《金融学(3)•货币银行学(5版》,黄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考察内容如下:

了解货币与货币体系、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结构、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的运用、金融运行的微观机制、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

理解货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金融市场的结构及作用、货币供给理论、货币政策的实施、凯恩斯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掌握利率行为、金融体系的运行、金融衍生工具、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作用、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理性预期对于政策的意义。

第二部分金融市场学

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掌握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熟悉并掌握金融市场和投资活动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风险资产定价的原理、模型和应用。

掌握金融资产投资价值分析方法,包括债券投资价值分析、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投资组合管理和业绩评估等。

第三部分公司金融理论

了解公司理财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融资的介绍、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模型、收购的基本形式。

理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套利定价原理、套利定价模型、长期融资的选择、MM理论与公司资本结构、APV法与FTE法和WACC法以及三者的比较、协同效应。

掌握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投资评价的净现值法、投资评价的回收期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法、债券估值、股票估值、贝塔系数与财务杠杆、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理论、无偏远期利率和国际费雪效应。

 三、参考书目

1、《金融学(3)•货币银行学(5版》,黄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

2、《金融市场学》(第三版),张亦春,郑振龙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版。

3、《公司理财》,斯蒂芬.罗斯等著, 吴世农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第1版。

备注:考生也可以根据考试大纲自行选择参考书



考试科目代码:[821]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一)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政治经济学占75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各占 50%        西方经济学占75分(宏观和微观部分各占5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经济运动的规律,理解宏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3、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导论

1、经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2、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

3、生产力的要素。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广义生产关系和狭义生产关系。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6、经济规律的含义、特点和分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的基本条件、类型和历史地位。

2、商品。(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2)劳动二重性及相互关系。(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相互关系。

3、货币。(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的含义和种类。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关系。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和量的规定性。(2)货币的职能。(3)货币流通规律。

4、价值规律的含义、表现形式和作用。

(三)资本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资本原始积累.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货币转化为资本。(1)货币和资本的联系和区别。(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和前提。(3)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构成和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2)剩余价值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性。(3)资本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和意义。(5)剩余价值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

4、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2)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5、剩余价值规律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6、比较工资国民差异必须考虑的因素。

7、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含义、特征和实质。(2)资本积累的含义、实质、动因和影响因素。(3)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和分类。(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4)相对过剩人口的含义、产生原因和类型。(5)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资本的流通过程

1、资本循环。(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职能。(2)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3)资本循环的定义和公式,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2、资本周转.1)资本周转的定义.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4)年剩余价值率的含义,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资本的含义。(2)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核心和理论前提。(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5)经济危机的根源、物质基础,二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五)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成本价格的含义和意义。(2)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3)市场价值的含义,市场价值的决定。(4)生产价格的含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5)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2、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期货交易的含义和特点。(2)电子商务的含义和特点。

3生息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的含义和特点。(2)利息率的含义和决定因素.3)银行的作用,银行资本的构成。(4)股份公司的含义和特点。股票的含义和特点。决定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5)虚拟资本的含义、实质和主要形式。

4、地租。(1)广义地租和狭义地租的含义。(2)土地资本的含义。(3)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形成的条件。(4)土地价格的实质和决定因素。

(六)垄断资本主义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原因。(2)垄断组织的形式。(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4)垄断和竞争的关系。(5)混合联合公司。(6)银行的新作用。金融资本的含义。金融资本形成的原因。(7)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形式和实质。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8)跨国公司。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3、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经济关系。(1)国际分工的含义和类型。(2)国际价值的决定。国际价值和国民价值的关系。(3)国际市场价格的含义和影响因素。(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兴起的原因。(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作用。(6)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和建立途径。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的含义和类型。

2、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要性。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含义和类型。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因。

4、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含义。

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4、市场经济的分类。

5、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联系和区别。

6、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九)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1、现代市场体系。(1)现代市场体系的含义和相互关系。(2)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的性质和特点。(3)商品市场的含义、类型和和特点。(4)生产要素市场的含义、类型和和特点。

2、现代市场机制体系。(1)市场机制的含义和类型。(2)价格机制的含义、内容、特点和功能。

3、如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十)社会主义企业理论

1、企业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2、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形式。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3、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

(十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含义。

2、国民收入分配。(1)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和途径。(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3)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原则。

3、个人收入分配。(1)按劳分配的含义、性质、原因、特点和作用。(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必要性和调节标准。

    (十二)社会主义消费关系

1、消费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2、微观消费经济。(1)消费需要的分类,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2)消费信贷的含义、种类和影响因素。

3、宏观消费经济。(1)消费需求的含义、影响因素,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2)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4、对消费进行调控和引导的必要性、原则和手段。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的含义、功能和主要内容。

2、现收现付制和基金预筹积累制的含义。

3、社会保险的含义和类型,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的区别。

4、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针和重点。

5、完善全面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 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影响因素。(2)经济波动的含义、类型和原因。

2、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的含义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科学发展观。(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3、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的含义和演进规律。(2)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机制和基本方向。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和表现。(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十五)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

1、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必然性。(1)开放型经济的含义、特征和实质(2)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必然性。(3)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开放型经济格局。(1)全方位开放格局。(2)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3、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形式。

4、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十六)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1、宏观经济的含义。

2、政府职能。

3、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调控目标和手段。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引论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二)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需求曲线、供给曲线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的关系,供求曲线如何共同决定均衡价格;需求变动与需求曲线的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曲线的变动。

2、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各种含义、各种计算公式,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运用供求弹性解释一些经济现象,了解蛛网模型。

(三) 效用论

1、 效用论概述

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

2、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的含义,消费者实现效应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恩格尔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不确定性与风险

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含义,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四)生产论

1、 厂商

    厂商的组织形式,企业与市场的区分,交易成本的概念,厂商的目标。

2、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含义、形式。

    3、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的区分,短期生产函数构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计算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构成,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及特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5、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含义。

6、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扩展线的含义。

7、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的含义及表示。

(五)成本论

1、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利润的含义。

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利用扩展线分析短期生产及短期成本问题。

3、短期成本曲线

七种短期成本的含义及图形关系,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长期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解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位置移动,解释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六) 完全竞争市场

1、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市场类型的划分及特征。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收益曲线的相互关系。

3、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解释厂商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解释完全竞争厂商如何实现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生产者剩余的含义。

5、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及特征。

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从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进出一个行业的决策来解释完全竞争厂商如何实现长期均衡。

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递增、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8、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分析,消费者统治说的理论基础。

(七)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垄断

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收益曲线,解释垄断厂商的短期、长期均衡,推导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解释价格歧视。

2、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推导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解释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长期均衡。

3、寡头

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

4、不同市场的比较

对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

(八)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的推导。

3、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推导。

4、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问题。

5、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劳动供给曲线推导,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

6、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土地供给曲线推导,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地租的概念。

7、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资本的供给,资本市场的均衡。   

8、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九)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2、经济效率

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解释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解释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推导及特点,解释边际转化率递增,解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解释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关系。

7、社会福利函数

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8、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解释与解决措施,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十) 博弈论初步
1
、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2、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了解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了解纳什均衡的含义。

(十一)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垄断

垄断与低效率,寻租理论,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2、外部影响

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外部影响和资源失当的关系,科斯定理。

3、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排他性与竞用性的含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关系,公共资源的含义,公共选择理论。

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十二)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2、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比较;存量与流量的区分。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了解用支出法、收入法如何核算GDP

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GDPNDPNIPIDPI等概念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6、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及关系。

(十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的关系。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含义及关系。

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永久收入理论等对消费函数的解释;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利用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如何共同决定收入。

5、乘数论

投资乘数的概念及表示,乘数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

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了解三部门经济中收入决定的恒等式。

7、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含义及作用机理。

8、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十四)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投资的决定

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投资边际效率曲线,预期收益与投资的关系,风险与投资的关系,托宾的“q”说。

2IS曲线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曲线,货币供求均衡与利率决定,M1M2M3之间的关系。

4LM曲线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IS-LM分析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变动。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熟悉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十五)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对经济的影响。

2、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挤出效应及决定因素。

3、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十六)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的概念及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

2、财政政策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的概念,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含义,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的关系,赤字与公债的含义。

3、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货币政策的工具。

4、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十七)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总需求函数,实际余额效应,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长短期宏观生产函数,劳动市场分析。

3、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4、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对其形状的解释及政策含义。

5、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对其形状的解释及政策含义。

6、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7、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十八)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的描述

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3、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失业的影响,奥肯定律的含义。

4、通货膨胀的描述

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分类。

5、通货膨胀的原因

解释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

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7、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及政策含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十九)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汇率和对外贸易

汇率的概念,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净出口函数的构成。

2、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的推导。

3、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固定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十)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2、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3、增长核算

增长核算方程,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4、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稳态分析,分析储蓄率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黄金分割率。

5、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分析。

6、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7、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8、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经济周期研究

9、乘数一加速数模型

加速原理的概念,乘数-加速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乘数加速数模型。

10、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三、主要参考书

1、马伯钧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四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考试科目代码:[822]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二)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政治经济学    75

  西方经济学    75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政治经济学

考试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试内容:

一、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

(一)商品和货币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量规律;价值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市场体系的类型及其作用;市场格局的形成和类型。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

(二)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三)资本的流通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环形式;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四)资本主义的分配和消费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利润的本质、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竞争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及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形成的途径;借贷资本的本质和利息率的决定、股份公司及股票;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资本主义消费关系。

(五)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实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其基本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六)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代国际经济关系。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与曲折性。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总体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和特殊性;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和居民生活消费

国民收入的核算;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居民生活消费和全面改善民生。

(六)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货币金融和财政

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社会主义信贷和利息;社会主义银行和金融;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和作用。

(七)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八)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开放型经济水平。

(九)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涵义;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

 

西方经济学

考试目标:

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供求理论及其应用

(一)需求理论

需求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二)供给理论

供给与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三)市场均衡

供求均衡和意义;价格机制的作用方式。

(四)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及其计算。

(五)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政府价格控制的影响,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对市场的影响。

二、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

(一)消费者理论

基数效用与需求:边际效用理论和历史,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偏好理论与需求: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掌握序数效用论下消费者最优的条件,理解价格-消费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能运用拉格朗日方法,从效用函数等推导出需求函数。

(二)消费者剩余

(三)生产者理论

各种产量概念;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函数与生产要素投入的选择;几个主要的经验生产函数;成本理论:各种成本概念和曲线,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

三、市场结构理论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决策

完全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和它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市场供给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决策;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效率。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

垄断的原因;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垄断的福利代价;价格歧视。

(三)寡头市场上企业的决策

寡头市场的特征;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的决策;博弈论:纳什均衡,几个主要的博弈矩阵。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决策

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和它的收益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四、要素市场

(一)市场如何决定收入

收入和财富;边际生产率决定投入的价格。

(二)劳动市场

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工资的若干因素。

(三)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

土地和租金,经济租;资本和利息理论。

(四)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衡量;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减少贫困的政策。

五、市场和政府

(一)外部性

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二)公共物品

不同类型的物品;公共物品特征。

(三)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次品市场;保险市场。

(四)管制

了解管制理论。

六、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三) 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五)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

七、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 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五) 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六) 乘数论

(七)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八)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八、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的斜率、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的斜率、移动

(五)IS-LM分析

(六)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九、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 货币政策的效果

(四)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十、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经济政策目标

(二) 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四)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十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

(三)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四)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五)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对现实经济的解释

十二、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描述和分类

(二)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四)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十三、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二) 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三)了解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三、参考书目

马伯钧、余新民等主编:《政治经济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2009年。

 

考试科目代码:[823]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管理学原理部分占50%,即75       

(二)基础会计部分占50%,即75

 

 

4)题型结构

题型

管理学原理部分

基础会计学部分

合计

主观题

75

45

120

客观题

0

30

30

合计

75

75

150

说明: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教材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还包括企业管理学和会计学领域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

      2.主观题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名词解释、运用理论解释和论证理论性和(或)实务问题;客观题包括计算、分析和做会计分录、填列财务会计报表。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管理学原理部分

考试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管理学思想与理论的发展沿革,有关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管理过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础理论等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础理论与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总论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管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二)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

(四)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五)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二、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和要素、决策的功能与任务;

(二)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特征;

(三)决策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准则;

(四)决策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决策方法;

(五)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计划的本质与特征、计划的类型与作用、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六)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目标管理、PDCA循环、预算管理

(七)决策追踪与调整。

三、组织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原则;

(二)组织结构的概念、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组织结构的形式、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三)组织整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层级整合、直线与参谋的整合;

(四)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人员选聘、人员考评、人员的培训与发展;

(五)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分类、组织文化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组织文化塑造。

四、领导

(一)领导的内涵与特征;

(二)领导与领导者:领导者特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者团队理论;

(三)领导与被领导者:情境领导模型、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四)领导与情境:权变领导理论、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五)人性假设及其发展、激励机理、主要激励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意义、激励方法;

(六)沟通和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型、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冲突及其管理。

五、控制

(一)控制的内涵与原则、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过程;

(二)控制的方法与技术:层级控制、市场控制与团体控制,质量控制方法,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三)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危机预警、危机反应与恢复管理。

六、创新

(一)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二)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七、管理学前沿

考试内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展望、管理学前沿及热点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基础会计学部分

考试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的关系,有关财务会计处理常见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础理论等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础理论与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管理实践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总论

()会计的含义、对象、目标、职能等,会计学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会计恒等式及运用;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等会计基本理论及运用

()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循环;

()复式记账及运用。

 

.会计科目、账户与账簿

()会计科目的基础知识与理论;

()账户的分类与各类账户额特点;

()账簿与账户的关系,账簿的分类与各类账簿的特点。

 

.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初级核算

()企业筹资业务核算;

()企业采购过程的核算;

(三)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

(四)企业产品销售过程的核算;

(五)企业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六)资金退出的核算;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含义、类别,会计凭证与账簿、编制会计分录的关系;

(二)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要求和技术、审核内容和方法;

(三)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要求和技术、审核内容和方法;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 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含义、种类、构成要素和设置原则;

(二)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台账和备查账的格式、内容、设置原则和登记方法;

(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四)会计账簿的启用规则;

(五)错账更正的方法

 

.会计循环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一)会计循环的意义;

(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选用账务处理程序应考虑的因素;

(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步骤、主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七、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清查的一般程序;

(二)货币资金、债权债务、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的清查方法和原则;

(三)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

(四)银行存款余额表的编制、盘盈盘亏的处理和会计差错的处理。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种类,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在关系;

(二)财务报表列报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之间的关系;

(三)资产负债表的设置原理、填列方法和信息含量;

(四)利润表的设置原理、填列方法和信息含量;

(五)现金流量表的设置原理、填列方法和信息含量;

(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者间的关系

 

. 会计学前沿及热点问题

主要考察考生对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三、参考书目

名校、名师主编的《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等教材

有关管理学、会计学重要学术期刊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分割线==========

2025湖南师大考研学长学姐1对1高分辅导,仅168/课时,微信号:kaoyan618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6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618(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