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信息 > 008外国语学院 > 正文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外国语学院考试大纲

作者:鸿知湖南师大考研网 来源:hunnuyan.com 浏览:698 次 发布时间:2020/12/25

QQ:3007473871(范老师)    微信号:kaoyan618(墨墨学姐)


【湖南师大考研微信扫一扫

======分割线======


 本页面信息由本站(机构非学校)从学校研究生院及学院官网转载,原文链接及信息请大家点击学校相关网站查看。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翻译硕士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翻译硕士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三部分,总分为100分。

(一)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多项选择或改错题

(二)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外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

2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三)英语写作

1要求

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题型:命题作文

 

翻译硕士》考试内容一览表

 

 

 

 

 

考试科目代码:[242 ]   考试科目名称:俄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 词汇、语法知识 (40分)

1)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连词成句: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30分)

4)阅读4-5篇文章: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第三部分:俄译汉 (15分)

5)俄译汉:将总篇幅为12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或选段译成汉语,共15分

第四部分:俄语写作 (15分)

6)写命题或半命题俄语作文一篇,共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词法部分:

1)俄语名词

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动物名词和非动物名词、名词的性、数、格。

2)俄语动词

动词的变位、动词的时和体、动词命令式、主动形动词、被动形动词、副动词,定向与不定向运动动词。

3)俄语代词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限定代词、疑问代词、带-то-нибудь的不定代词。

4)俄语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的性、数、格,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带-то-нибудь的不定副词。

5)俄语数词

基数词和序数词、合成数词、定量数词与不定量数词。

6)俄语前置词

二、三、四、五、六格的前置词的用法。

7)时间、钟点和年、月、日的表示法

句法部分:

(1)句子成分

(2)简单句

简单句的几种类型:确定人称句、不定人称句、无人称句。

(3)复合句

并列复合句и, а, но连接的并列复合句。

主从复合句:时间从属句、定语从属句、地点从属句、说明从属句、条件从属句、行为方式从属句。

2、考试要求

1)掌握俄语语音、语调,了解并掌握基础语法知识、1500左右的常用词汇和主要句型。

2)能阅读和理解中等难度的俄语文章。

3)能运用所学知识撰写120个单词以内的小作文。

三、主要参考书

周鼎、徐振新编:《俄语入门》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年第1版,2007年3月第19次印刷。

 

 

考试科目代码[243]   考试科目名称:日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文字词汇部分   15% 语法部分  20%

 阅读理解部分   30% 翻译部分  20%

 写作部分 15%

 4)题型结构

a单项选择题文字词汇)15小题,每小题1分,15分。

b单项选择题语法)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c:阅读理解题,根据文章及问题的难易程度,分别设置若干分值为1分和2分的单项选择题及填空题,共30分。

d:翻译题:日译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汉译日,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e:日语作文题,300字左右,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 文字词汇

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大学日语教学大纲规定所应掌握的基础词汇(词形、词义和常用词的搭配使用)。包括日本汉字单词的正确读法,3-5道小题;单词所对应的日语当用汉字,3-5道小题;日语外来语单词、副词的用法、日语词组、日语惯用搭配等的使用方法,5-9道小题。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正确掌握日语汉字的读音及书写,并正确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 语法

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教材中出现的用言活用形及时、体、态的用法;格助词、副助词、复合格助词、助动词及补助动词的用法;形式名词的用法;常用副词、接续词及接续助词的用法;常用敬语的用法;各种句型及惯用型的用法。

考试要求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础语法。具备运用语法构造句子的能力。

3.阅读理解

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阅读3篇左右短文,每篇短文设有若干个选择题及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日语阅读理解能力。题材广泛,可以是社会、文化、科普、史地、政治、经济以及日常生活等。题材多样,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考试要求

能读懂与参考书目难度相当的日语文章一般题材文章,具备从语篇猜测词义、把握信息及分析概括的能力,能领会材料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翻译

考试内容

包括日译汉及汉译日,共10道难易程度及句子长短不同的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句子选自教材。

考试要求

具备一定的日汉互译能力,要求单词书写规范、语法运用准确。

5. 写作

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日语撰写出1篇300字左右的文章。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日语写作的能力。

考试要求

具有一定的日语写作能力,要求文章思路清晰,语法错误少。

三、参考书目

[1]中日合编.(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中日合编.(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中日合编.(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考试科目代码:[244] 考试科目名称:德语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结构

第一部分:德语语法词汇

1)选择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

2)填空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

3)完形填空题:1篇德语文章含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第二部分:德语阅读理解

1)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2)判断正误题:5道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第三部分:德语翻译

德译汉题:2道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第四部分:德语写作

作文题:1道题,计15分。

 

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德语语法与词汇

考试内容:

动词、名词、冠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句子种类、简单句(句子成分、语序、语法的一致性)、复合句(并列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大学德语四级词汇。

 

考试要求:

1)掌握动词直陈式的五种常用时态:现在时、过去式、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及将来时;熟悉以Sie,du,ihr,wir为对象的命令式的构成及应用;掌握第一虚拟式及第二虚拟式的构成及应用;熟悉过程被动态(人称被动态、无人称被动态、带有情态动词的被动态)、状态被动态以及过程被动态的替代形式(sich lassen + Infinitiv, sein + zu + Infinitiv)的构成及应用,并掌握主动态与被动态的转换;理解带zu的不定式与不带zu的不定式构成及应用;掌握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及独立分词结构的形式及应用;熟悉独立动词(人称动词、无人称动词、反身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的用法;能区分根动词、可分动词及不可分动词并熟悉其用法;掌握动词对格的支配(第四格宾语、第三格宾语、第二格宾语)以及动词与介词的搭配。

2)掌握名词性、数、格的用法;熟悉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阳性弱变化名词及由形容词和分词转变的名词的变格及各格的句法作用。

3)熟悉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形式、变格及应用,了解零冠词及其用法。

4)掌握人称代词、反身代词、物主代词、否定代词kein、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不定代词的变格及应用。

5)理解形容词的句法作用、变格、比较等级及支配关系。

6)了解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的构成与应用。

7)熟悉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方法副词、连词性副词、代副词(指示代副词、疑问代副词)的应用,掌握部分副词的比较等级及应用。

8)掌握介词对格的支配(支配第四格的介词、支配第三格的介词、支配第三格或第四格的介词、支配第二格的介词),熟悉介词的位置及应用。

9)了解并列连词(单个并列连词、复合/成对并列连词)与从属连词的用法。

10)了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和愿望句的形式及应用。

11)熟悉简单句的句子成分,了解谓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四格宾语补足语、三格宾语补足语、二格宾语补足语、介词宾语补足语、属类补足语、地点补足语、方向补足语、数量补足语、质量补足语)、说明语(时间说明语、地点说明语、情况说明语、原因说明语、条件说明语、结果说明语、让步说明语、目的说明语、限制说明语、否定说明语)等句子成分的用法;掌握动词谓语在简单句中及从句中的位置,了解定语的形式及在句中的位置(左位定语及右位定语),熟悉框形结构,掌握否定词nicht在句中的位置;掌握主谓一致、主语与属类补足语一致、数的一致、性的一致、格的一致、人称的一致等语法一致性。

12)了解并列复合句及主从复合句的形式、句法及语义作用,掌握主从复合句的语序(主句+从句,从句+主句)及从句的语序。

13)掌握并熟练运用《大学通用德语1》及《大学通用德语2》中所学过的所有词汇,同时能够再认大学德语四级所有词汇。

2.德语阅读理解

考试内容:

德语课外文章2篇,生词量不超过2%。

 

考试要求:

1)能读懂稍难于《大学通用德语2》课文的一般题材的文章及简单的使用说明书、广告、邮件等应用文。

2)能借助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3.德语翻译

考试内容:

德语课外短文两篇。

 

考试要求:

1)能够将与《大学通用德语2》课文难度相当的德语短文翻译成汉语。

2)译文内容准确,文字通顺达意。

4.德语写作

考试内容:

根据要求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德语作文

 

考试要求:

1)能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就熟悉的题材写出不少于100字的短文。

2)语句通顺,内容完整,语义连贯,文体得当,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参考书目

1.张雄 富昭 Stefan Sklenka 编著《大学通用德语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2.富昭 张雄 Stefan Sklenka 编著,《大学通用德语2》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考试科目代码:[245 ] 考试科目名称:法语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结构

第一部分:法语语言知识运用

1)选择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

2)填空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

3)完形填空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第二部分: 法语语篇理解

阅读理解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

第三部分:法语翻译

法译汉题:2道题,共25

第四部分:法语书面表达

作文题:1道题,计15分。

 

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法语语言知识运用

考试内容:

名词、动词、冠词、形容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语式、时态、语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考试要求:

1)综合测试法语的语式(直陈式、命令式、条件式、虚拟式、不定式和分词式)、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和语态(主动和被动)。

2)掌握名词的性(阴阳性)、数(单复数)的用法;熟悉普通名词、专有名词。

3)掌握冠词,包括定冠词、不定冠词、部分冠词、缩合冠词以及冠词的省略。

4)掌握人称代词、重读人称代词、自反代词、直接宾语人称代词、间接宾语人称代词、主有代词、关系代词、疑问代词、中性代词、指示代词、副代词及其应用。

5)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形容词的变法、位置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

6)了解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的构成及应用。

7)熟悉副词的应用,掌握副词的比较等级和最高级及其应用。

8)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介词的用法。

9)掌握各种连词和连词短语的用法

10)熟悉并灵活运用使动词的用法,如faire faire, laisser faire。

11)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

12)了解一定的句子结构会对句子某些成分有一定的要求,如主语倒置以及语式相应的变化。

2. 法语语篇理解

考试内容:

法语课外文章两篇,生词量低于2%

考试要求:

1)能够顺利地阅读理解稍难于课文的一般题材的文章。

2)能读懂简单的使用说明书、广告、邮件等应用文。

3)能基本读懂反映有关现实问题的报道或报告。

4)能借助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3. 法语翻译

考试内容:

法译汉为课外短文两篇,无生词。汉译法考查考生对教材中词汇和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考试要求:

1)能够将不包含生词且难度相当于教材中文章的法语短文翻译成汉语。

2)译文内容准确,文字通顺达意。

3)翻译速度为每小时300个法语单词。

4)掌握并熟练运用教材中的词汇和句型。

4.法语书面表达

考试内容:

按要求完成一篇命题作文。

考试要求:

1)能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就熟悉的题材写出不少于100字的短文。

2)语句通顺,内容完整,语义连贯,文体得当。能写出基本短文。

3)能够基本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三、参考书目

鲁长江总主编,《新理念大学法语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鲁长江总主编,《新理念大学法语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鲁长江总主编,《新理念大学法语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

 

 

 

 

考试科目代码:[246]   考试科目名称:英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词汇与语法

选择填空题:20道题,每题1分,共计20

第二部分: 完形填空

选择填空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选择填空题:20道题,每题1分,共计20

第四部分:翻译

1)汉译英:5道题,每题3分,共计15

2)英译汉:1道题,10

第五部分:英语写作

作文题:1道题,25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词汇与语法: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词汇的基本含义;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语法:动词的时体态、非谓语动词、名词的数、各类从句、各种短语和句型及复合结构等。

完形填空:在一篇约250个单词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每个空为一题,要求从所给的词库中选择最佳答案。

阅读: 四篇总长度约为1600个单文章文后各附5个问题。

翻译:汉译英为5道句子翻译题,英译汉为一段约150个单词的英文段落。

写作:根据题目要求,用英语写出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考试要求

(1) 能熟练掌握英语基本词汇的意义、词汇搭配和惯用法,并能正确运用,具有同义词、近义词、形似词的辨析能力;能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对各类语法错误具有辨识能力。

(2) 能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 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具有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

(4) 能正确理解和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一定的英汉互译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5) 具有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要求表达思想清楚,论点鲜明,语言通顺,连贯性较好,语言错误

 

三、参考书目及资源

李荫华(主编),《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6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大学英语考试六级、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的相关书籍和网站及各类英语学习网站。

 

 

考试科目代码:[247]   考试科目名称:韩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 词汇、语法知识 (40分)

1)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填空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连词成句: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20分)

4)阅读2篇文章: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第三部分:韩汉互译 (25分)

5)汉译韩: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6)韩译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第四部分:韩语写作 (15分)

7)写命题或半命题韩语作文一篇,共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 词汇

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大学韩语教学大纲规定所应掌握的基础词汇(词形、词义和常用词的搭配使用)。包括单词的正确读法;固有数词和汉字数词的用法;常用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敬语。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正确掌握韩语的读音及书写,并正确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 语法

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教材中出现的助词、词尾、补助动词的用法;常用敬语的用法;各种句型及惯用型的用法。

考试要求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础语法。具备运用语法构造句子的能力。

3.阅读理解

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阅读2篇左右短文,每篇短文设有若干个选择题及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韩语阅读理解能力。题材广泛,可以是社会、文化、科普、史地、政治、经济以及日常生活等。题材多样,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考试要求

能读懂与参考书目难度相当的韩语文章一般题材文章,具备从语篇猜测词义、把握信息及分析概括的能力,能领会材料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翻译

考试内容

包括韩译汉及汉译韩,共7道难易程度及句子长短不同的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

考试要求

具备一定的日汉互译能力,要求单词书写规范、语法运用准确。

5. 写作

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用韩语撰写出1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主要考查考生运用韩语写作的能力。

三、主要参考书

1.金重燮 等编,苗春梅 译:《新标准韩国语初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月

2.金重燮 等编,苗春梅 译:《新标准韩国语初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月

3.金重燮 等编,金京善、金英子 译:《新标准韩国语中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月

 

 

考试科目代码:[333]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4、中世纪大学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2、历史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2、维多里诺;3、伊拉斯谟;4、莫尔;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说明:本《大纲》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其中教育学原理部分由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等教授编写,教育心理学部分由西南大学张大均、郭成教授编写,中国教育史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编写,外国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和王晨副教授编写】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

二、考试性质及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英汉/转换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英汉/转换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英汉互译。总分150分。

(一)词语翻译

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外文术语或专有名词。

2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 英汉互译

1考试要求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译汉速度每小时250-350个外语单词,汉译速度每小时150-250个汉字。

2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章,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150-250个汉字,各占60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时间(分钟)

 

1

 

 

词语

翻译

英译汉

15个英文术语、缩略语

或专有名词

15

30

汉译英

15个中文术语、缩略语

或专有名词

15

30

2

篇章翻译

英译汉

英文篇章

60

60

汉译英

中文篇章

60

60

总计

——

——

150

180

 

 

 

 

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命题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每年12月份举行。由各招生院校MTI资格考试命题小组根据本考试大纲,参照样题自主负责命题与实施。

五、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六、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一)百科知识

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总分50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名词解释

(2)单项选择或填空题

(二)应用文写作

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共计4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命题作文

1、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2、题型

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共计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考试内容

题型

分值

时间(分钟)

1

百科知识

名词解释和单项选择或填空

50

60

2

应用文写作

一段应用文体文章,约450个汉字

40

60

3

命题作文

一篇800汉字的现代汉语文章

60

60

 

共计:

 

150

180

 

 

 

考试科目代码[703]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日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文字词汇部分   20% 语法部分  13.3%

 阅读理解部分   13.3%翻译部分  33.3%

 写作部分 20%

4)题型结构

a:日文汉字的读法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词汇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b单项选择题语法)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c:阅读理解题,根据文章及问题的难易程度,分别设置若干分值为1分、2分或3分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共20分

d:翻译题:日译汉,2小题或4小题,每小题10分或5分,共20分;汉译日,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e:日语作文题,450-550字左右,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 文字词汇

考试内容

考查学生运用词汇、短语和结构的能力。具体要求为:认知词汇达10000-12000个,其中掌握日语汉字达到2000字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5000个及其最常用的惯用型。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正确掌握日语汉字的读音及书写,并准确运用日语语言词汇和基本语法表达主张。

2. 语法

考试内容

掌握大学日语专业本科阶段所要求的日语句型、惯用句以及请求、感谢、道歉、提议、拒绝等基本表达方式。

考试要求:

掌握大学日语专业本科阶段所要求的日语语法知识及其准确运用。

3. 阅读理解

考试内容

考查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查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选材题材广泛,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经济、人物传记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

考试要求

阅读具有一定长度和难度的多种题材的现代文章,通过分析推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汇、句子,并能够理解与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品风格、社会意义等,根据文章内容发表感想和评论。阅读速度要求达到每分钟 150个单词以上。

4. 翻译

考试内容

包括日译汉和汉译日两个部分。日根据给定的词或词组将日语或汉语句子或段落翻译成中文或日文。译汉部分为段落翻译,源自日本近现代作家的作品,汉译日部分为句子或段落翻译,取自时事新闻、文学作品等。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和技巧进行准确翻译的能力。

考试要求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地道通顺。具体要求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和译入语的正确表述;汉语译文对原文风格的再现程度以及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日语译文基本正确,并能较好地体现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和行文等方面的异同;对翻译原则和翻译技能的把握及适时运用能力;对不同文体的表述能力;对日汉两种文字的正确书写。

5. 写作

考试内容

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日语撰写出1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材多样,可以是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日语写作的能力。考察要点是:句子的构成;句与句之间的连贯;段落的构成;段与段之间的连贯;文章的基本构成;文体的统一;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如信函、通知、邀请书、申请书、文摘、图表的文字描述等。

考试要求:

具有日语专业本科毕业所要求的日语写作能力。要求文章思路清晰,能正确表达思想,内容贯通,语言流畅,语法错误少。

三、参考书目

[1]皮细庚等编著.日语综合教程5-8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殿清等编著.同声传译(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科目代码:[719]   考试科目名称:英语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人文知识

1)选择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2)填空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

1)选择填空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2)改错题:15道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第三部分:语言技能

1)阅读理解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2)翻译题:2道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3)写作题:2道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人文知识

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等。

2)语言知识:

词汇:词形变化、相似词形、词义辨析、搭配、惯用法等。

语法:动词的时体、语态、名词的数、各种短语、各种复合结构及意义等

3)语言技能

阅读:取材自各类英文书籍和主流报刊、各约800个单词的文章2篇,文后各附5个问题,学生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翻译:一段约250个字的中文和一段约250个单词的英文,学生进行英汉互译。

写作:取材自各类英文书籍和主流报刊的、同一主题但视角不同或观点相左的文章2篇,学生写一篇约150个单词的概要并就该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约700个单词的议论文。

 

2.考试要求

1)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基本知识

2)能熟练掌握常用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

3)能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对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

4能够准确理解英、汉两种语言并进行翻译转换;

5具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参考书目

1何其莘、(美)童明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1)(2)(3)(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2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第1册)(第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3王恩铭编:《英语国家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考试科目代码: [720]考试科目名称:综合俄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俄语词汇、语法、修辞基本知识

1)选择题:20道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2)填空题:20道题,每题1-2分,共计35分。

第二部分:读写技能运用

  1)熟语理解与运用:5道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2)联词成句:5道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3)阅读题:15道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第三部分:俄语写作

俄语作文题:1道题,计2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俄语基础语法知识

 词法部分:俄语各类词的屈折变化规则及其运用;

 句法部分:简单句、复合句的组构规则及其运用。

2)修辞:构词修辞,词汇修辞,常用修辞格。

3)俄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积极词汇和熟语的正确理解及其运用。

4)阅读理解:阅读时事政治、经济、国情、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材料,对所提问题进行选择回答。

6)俄语命题作文:根据要求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俄语文章。

2、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俄语基础语法知识;

2)掌握基础修辞知识、词义辨析以及熟语的构成特点与含义;

3)掌握俄语简单句和复合句组构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4)具备一定的俄语词汇量,有较高的俄语阅读速度,具有分析、思考、判断和评价的综合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

5)具有较高的俄语写作能力。

 

三、主要参考书

1、《大学俄语》(东方,新版)1-7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013年。

2、王辛夷编著,《俄语词汇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考试科目代码:[721]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韩国语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基础语法  30分)

1)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2)完成句子: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第二部分 韩汉互译  60分)

1)句子翻译:6小题,每小题 4分,共计 24分

   2)文章翻译:2小题,每小题 18分,共计 36

  第三部分 阅读:(30分)

 阅读理解: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计 30分

  第四部分 写作:1小题,计30分

 

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基础语法

考试内容:

1) 各种一般音变和各种特殊音变。

2) 高频率词汇的词义及其基本的搭配。

3) 语尾(连接语尾、终结语尾、时制语尾、冠形词形语尾、尊敬语尾、转性语尾)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4) 助词(格助词和添意助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5) 惯用型。

6) 韩国语谓语的形态变化知识以及动词的主动态、使动态、被动态的用法。

考试要求:

1)考核高频率词汇及其基本的搭配,并能够正确地使用。

2)考核语法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

3)考核韩国语谓语的形态变化知识以及正确使用动词的主动态、使动态、被动态的用法。

 

2. 韩汉互译

考试内容:

1)句子翻译。

2)文体翻译: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关的论著,学术情报、论文、科普文章;新闻报道、通讯、社论、短评、访问记、调查报告等;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剧本等文体的翻译。

考试要求:

1)正确掌握汉语和韩国语句子的结构特点;掌握句子成分转换中词尾的使用;了解汉语和韩国语语序上的不同特点。

2)正确了解汉语和韩国语文体的结构特点、不同特点。

3. 阅读

考试内容:

当前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科技、教育、宗教、环境、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阅读理解。

考试要求:

要在规定时间内能抓准材料的重点,要对材料中的论点具有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

 

4. 写作

考试内容:

韩国语应用文写作。

考试要求:

韩国语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写作规范,写作能力。

 

三、参考书目

1.李先汉 编著,《韩国语》1-4),民族出版社2001-2004年。

2.金永寿 主编,基础韩国语》1-4),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年。

3.马今善,沈贤淑 主编,高级韩国语》1-2),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10年。

4.金长善 主编,新编韩国语阅读(上、下),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1年。

5.张敏 等编著, 《中韩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6.张敏,朴光海 等 编著, 《韩中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考试科目代码:[748]考试科目名称:英语教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英语教学理论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理论基本知识

1)名词解释题:6道题,每题5分,共计30

2)简答题:4道题每题15分,共计60

第二部分:英语教学理论基本知识运用

分析论述题:3道题,每题20分,共计60

 

英语语言基础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语言知识

1)多项选择题:15道题,每题2分,共计30

2)完型填空题15道题每题2分,共计30

第二部分:英语语言技能

1)阅读理解

a.多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

b.简答题:10道题,每题3分,共计30

2)翻译

 a.英译汉:1道题,计20

 b.汉译英:1道题,计2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学科教学论: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的交际原则;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新课程标准;教案设计;课堂管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语言技能教学与综合语言技能教学;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教材评估、选择及开发利用;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2)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一语与二语习得的差异;第二语言习得的途径与习得顺序中介语;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因素;输入、互动、输出对习得的影响;母语的作用;学习者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3)英语语言基础: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八级规定的基础词汇与语法;阅读四篇总长度为1600词左右的文章,选择最佳答案或简要回答所给问题;英汉段落互译,每段约150词。

 

2.考试要求

1)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学科教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2)能熟练运用学科教学论及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英语基础词汇及语法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英汉互译能力。

 

三、参考书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英语语言基础部分无特定书目可参考各出版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综合英语教程》高级英语等教材。

 

 

考试科目代码[837]考试科目名称:俄语专业课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 俄罗斯国情文化 (40分)

1)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简述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论述题:1小题,共10分

第二部分:俄罗斯文学史 (40分)

4)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5)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论述题:1题(2选1),共10分

第三部分: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40分)

7)翻译理论知识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8)俄语短文的汉译:将篇幅为10~15小句的俄语译成汉语,共15分

9)汉语短文的俄译:将一段10~15小句的汉语译成俄语,共15分

第四部分:汉语写作 (30分)

10)写命题或半命题汉语作文一篇,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俄罗斯国情文化

1、考试内容:

1)国情文化知识选择题。主要涉及俄罗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概念性常识(详情参见《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第二版,201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简述题。能用俄语简要概述俄罗斯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地理特征或人文领域的知识等;

3)论述题。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用汉语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2、考试要求:

系统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历史事件及相关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面积、自然条件、主要的山河湖海名称、主要城市及民族等),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新闻媒体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俄罗斯的风俗、民情也有较全面的认识。“选择题”的要求为: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多选不扣分不给分。“简述题”要求用俄语作答;“论述题”要求用汉语作答。

 

3、主要参考书:

李英男 主编,戴桂菊 编著,《俄罗斯地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李英男,戴桂菊 主编,《俄罗斯历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戴桂菊 著,《俄罗斯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俄罗斯文学史

1、考试内容:

1) 俄罗斯文学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俄罗斯文学发展史的分期、重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

2)俄罗斯文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在俄罗斯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

3)文学分析。主要包括对俄罗斯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目录如下:

1)А.С.Пушкин: Лирика,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Капитанская дочка.

2)М. Ю.Лермонтов: Парус,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3)Н.В.Гоголь: Мёртвые души, Ревизор.

4)И.С.Тургенев: Рудин, Отцы и дети.

5)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 Бедные люд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6)Л.Н.Толстой: Война и мир,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Воскресенье.

7)А.П.Чехов: 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  Вишневый сад.

8)А.М.Горький: Мать, Детство, В людях, Мо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ы.

9)В.В.Маяковский: Облако в штанах, Хорошо.

10)А.Н.Толстой: Хождение по мукам.

11)М.А.Шолохов: Тихий Дон, 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12)М.А.Булгаков: Собачье сердце,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13)Б.Л.Пастернак:  Сестра моя – жизнь, 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

14)И.А.Бунин: Господин из Сан-Франциско, Тёмные аллеи.

15)А.И.Солженицын: 《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 《Матренин двор》

 

2、考试目标:

较为系统地掌握俄罗斯文学史发展的基本分期及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特点,掌握俄罗斯文学的重要文学流派、重要作品及其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

 

3、 主要参考书:

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 著,《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俄汉翻译理论及实践

1、考试内容:

1)翻译理论知识简答题。要求了解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的作用、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修养等理论知识,牢固掌握涉及词汇问题、语法范畴的翻译知识等。能灵活运用以上知识,对笔译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作出灵活得体的处理

2)俄语短文的汉译。短文篇幅为10~15个小句。内容涉及当代俄罗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要求能得体处理各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流畅地译出原文意思。

3)汉语短文的俄译。将10~15小句的汉语短文译成俄语,要求用词准确地道,句式有较多变化。

 

2、考试目标:

牢固掌握翻译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翻译技巧进行翻译。考试内容主要侧重文学翻译,对基础的科技翻译也有一定涉及。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俄、汉两种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文字驾御能力。

 

3、 主要参考书:

蔡毅 著,《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汉语写作

1、考试内容:

按要求完成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

 

2、考试目标:

综合考察学生的汉语基本功及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语言手段,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考试科目代码:[838]考试科目名称:韩语专业课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韩国语语法 60分)

韩国文学史、文学作品 30分)

韩国概况 60分)

题型:

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 语法

考试内容:

1)韩国语语素与词汇部分:韩国语语素的定义及分类、韩国语词汇的结构类型、韩国语名词及依存名词的特点、韩国语代词特征、韩国语数量词特征及分类、韩国语动词形容词的特征、形容词动词化、补助形容词、冠形词的分类与特征、副词的分类与特征、连词的用法、韩国语感叹词的特征等。

2) 韩国语短语与惯用语:韩国语短语的特征与类型以及短语分类标准、韩国语惯用语的特征等。

3)韩国语助词:韩国语助词类型、助词的特征、主格助词、宾格助词、属格助词、副词格助词、呼格助词、添意助词的类型和功能等。

4)韩国语语尾:韩国语语尾的各种语法意义、尊称语尾、时态语尾、终结语尾、连接语尾、转类语尾等。

5)韩国语句子:重点考核“句子成分的倒装与省略”、“否定句的表现形式与类型”、“主动句、被动句、使动句”等。

6)对韩国语特征的理解:韩国语是比较典型的黏着语,从语言学角度对韩国语语法特征进行考核是必要的,重点考核学生能否对韩国语语法特征有宏观的把握、能否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

 

考试要求:

掌握主要的语法知识: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及时、体、态的用法;各类助词、连接语尾、终结语尾及补助词的用法;常用副词及接续词的用法;常用敬语的用法;各种句型及惯用型的用法。要求对韩国语的特征有比较准确的认识与理解。

 

2. 韩国文学史、文学作品

考试内容:

1)韩国文学的发展史与特征:不同历史时期韩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与特征﹑价值和影响。主要包括上古-新罗时期的文学﹑高丽时期的文学﹑朝鲜朝时期的文学﹑近代转型时期的文学﹑当代韩国文学等。

2) 作家与作品:从韩国上古-新罗时期的文学到当代韩国文学中每个不同时期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准确地掌握作品的作者姓名与作品背景知识;理解作品的内容﹑文学价值与影响。

3)文学理论部分:掌握韩国文学史中出现的各类体裁与文学理论知识;掌握各类体裁的特征与代表作家﹑文学作品。

 

考试要求:

要求认真学习韩国古代、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与特征;了解韩国古代、近现代文学中出现的主要作家与作品;掌握基础文学理论知识。要求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特征以及文学价值有准确的认识与理解。

 

3. 韩国概况

考试内容:

1)韩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韩国地理位置及地形﹑行政区划级主要城市﹑气候、民族与语言。

2) 韩国的象征:韩国的国号﹑国旗﹑国歌﹑国花﹑国徽。

3)韩国的历史:韩国古代史、韩国近现代史。

4)韩国的政治:韩国政府、韩国的宪法﹑国家机构﹑政党、选举制度、韩国的外交。

5)韩国的经济:韩国的经济体制﹑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韩国的产业结构、韩国的对外贸易、韩国货币。

6)韩国的艺术文化与价值观: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韩国文化、盘索里文化、韩国人的价值观。

7)韩国的社会:社会阶层、社会问题、社会福利、大众媒体、交通。

8)韩国的文字与语言:文字的特点、训民正音创制原理、时间、创制人。

9)韩国的教育:韩国的教育制度﹑韩国的教育体制﹑韩国的主要大学。

10)韩国的体育:1988年汉城奥运会﹑2002年世界杯﹑2018平昌冬奥会、韩国擅长的运动、韩国人喜爱的运动及休闲活动。

11)韩国的宗教:韩国的宗教概况﹑韩国的传统宗教、韩国的本土宗教。

12)韩国的民俗:韩国的家庭文化、衣食住文化、岁时风俗和民俗游戏、冠婚丧祭﹑传统节日﹑韩国的国庆日与公休日。

 

考试要求:

要认真学习并了解韩国的地理与自然环境﹑韩国的象征﹑韩国的历史﹑韩国的政治﹑韩国的经济﹑韩国的艺术文化与价值观﹑韩国的社会、韩国的文字与语言、韩国的教育﹑韩国的体育﹑韩国的宗教﹑韩国的民俗。

 

三、参考书目

1.崔羲秀 著,《韩国语基础语法》,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9年。

2.金光洙 著,《韩国语基础语法》,外文出版社2010年。

3.尹允镇、李明学、李光在、张英美、朴银淑 编著,《韩国文学史纲》 延边大学出版社2015年。

4. 池水涌,裴圭范 编著,《韩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

5.池水涌,金哲 编著,《韩国概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6. 朴银淑、朱明爱、禹英兰 主编,《韩国社会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

 

 

考试科目代码:880 考试科目名称:专业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除汉语作文外,一律用英语作答。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英美文学,40分

1)英美文学基本知识:填空题,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2)英美文学基本知识运用:分析论述题,1道题(就一个英美诗歌、戏剧或小说选段进行分析论述),共25分。

第二部分:普通语言学,40分

1)普通语言学基本知识:简答题,4道题,每题5分,共20分。

2)普通语言学基本知识运用分析论述题就给定的日常语言现象,运用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总结、分析论述),1道题,共20分。

第三部分:翻译学,40分

1)翻译学基本知识:简答题4道题,每题5分,共20分。

2)翻译学基本知识运用:分析论述题,1道题(就一篇英语短文的几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评述其优劣),共20分。

第四部分:中文作文,1道题,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发展脉络,主要文艺流派的基本主张、兴起背景及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的基本主题、创作特色与突出成就,常见文学术语。

2)普通语言学:语言学概况,包括语音学和音位学基础知识,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常识,语用学基本原理语言与认知,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现代语言学主要理论与流派

3)翻译学:中西翻译简史(中西翻译实践的简要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代表译家与主要翻译活动),中西译学基本术语(有关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的常见术语),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翻译批评(不同译文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4中文作文:命题作文。

 

2.考试要求:

1)掌握英美文学历史时期的划分、主要文艺流派的基本主张、常见的文学术语、代表性作家的基本创作思想、代表性作品的主题与特色,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文字较浅显的选段进行有逻辑的分析。

2)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主要研究方法,较熟练地运用语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总结、分析论述日常语言现象

3理解中西翻译实践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中西翻译学的基本术语,理解英汉语言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差异,能在英汉互译中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恰当的批评标准或模式对译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4)措辞正确、流畅,立意新颖,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三、参考书目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新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童明,《美国文学史》(增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戴炜栋主编,《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Fromkin, Victoria, Robert Rodman & Nina Hyam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7th ed.)(《语言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彭长江(主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Shuttleworth, Mark & Cowie Moir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考试科目代码[883] 考试科目名称:日语专业课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日本语学部分   33.3% 日本文学部分  33.3%

 日本文化部分   33.3%

4)题型结构

a:阅读理解(含文字词汇),约15小题,约每小题2分,共30分;概念解释或简答(日语语言学),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b:文学名词的读音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作家与作品,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诗歌翻译题,1小题,共10分

c:单项选择题(日本文化),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日本文化或文学著作的摘译,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概念解释题或简答题(日本文化),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 日本语学

考试内容

考察考生对日本语言学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概念解释或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日本语言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モダリティー”、“日本語の主観性と客観性”、“複合動詞”、“文節”等;阅读理解题则是通过日语原文的直接读解,综合考核考生对日语原作(各种体裁的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理解题还包含了约10分左右的文字词汇题(日语词汇的意义及读音)。

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日本语言地基本特征.(1)、了解日语语音特征;(2)、了解日语的文字特点以及表记原则;(3)、了解日语的词汇构成及其特征;(4)、了解日语语法的基本特征;(5)、了解日语的社会文化特征;(6)、了解日本人的语言表达特色要求考生正确掌握日语汉字的读音及书写,并准确运用日语语言词汇和基本语法表达主张。

2. 日本文学

考试内容

考察考生关于日本文学自上古至现代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作家、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事件的知识。文学名词的读音题考察学生对文学专有名词的熟悉程度;作家与作品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各个阶段重要作家及作品的理解程度;诗歌翻译题考察考生对日本汉诗、俳句或中国诗文的翻译。

考试要求

1)掌握日本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其各个阶段的时代特征,以及各时代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了解日本文学的不同时期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创作体裁以及创作者阶层几方面发生的流变。(2)能够正确解读日本文学不同时期的作品原文,并对其文学特征进行论述。(3)能够对日本各时期文学创作与同时期的社会变革等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基本准确的评价。4)能够运用日语进行写作以表达对相关考题的分析和考生自身的思考。要求日语语言应用正确,引据知识准确,分析逻辑严谨,篇幅符合要求。

3. 日本文化

考试内容

侧重考察考生对于日本的社会制度、社会习惯的内容及特征的认识水平,对于日本四季特点和年中节日及现代社会习惯、以及日本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和日本人特有心理的了解程度,对日本传统文化及其所具有的现代意义的认识。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日本历史、传统文化、政治经济、自然、风俗、社会生活知识等日本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翻译题则是通过日本文化或文学作品的翻译,考核考生对日语原文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要求忠实原文,语言规范,符合中、日两国语言地表达习惯概念解释或简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日本文化的基本概念、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日本文化论等日本文化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例如,“ものの哀れ”、“日本人の無常観”、“菊と刀”、“日本文化の雑種性”等。

考试要求

掌握有关日本历史、传统文化、自然、风俗、社会生活知识等日本文化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对主要的日本文化论的观点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三、参考书目

[1]金田一春彦.日本语(新版)(上下).岩波新书,1988;或金田一春彦,潘钧译.日语概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或徐一平.日语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吴鲁鄂.日本文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或肖霞.日本文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3]李谊、彭程、冉毅.日本近现代文学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或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日本(上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考试科目代码:[971] 考试科目名称:英语教学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理论基本知识

1)名词解释题:6道题,每题5分,共计30

2)简答题:4道题每题15分,共计60

第二部分:英语教学理论基本知识运用

分析论述题:3道题,每题20分,共计6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学科教学论: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的交际原则;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新课程标准;教案设计;课堂管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语言技能教学与综合语言技能教学;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教材评估、选择及开发利用;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2)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一语与二语习得的差异;第二语言习得的途径与习得顺序中介语;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部因素;输入、互动、输出对习得的影响;母语的作用;学习者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2.考试要求

1)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学科教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2)能熟练运用学科教学论及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参考书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分割线==========

2025湖南师大考研学长学姐1对1高分辅导,仅168/课时,微信号:kaoyan618


  • 电话咨询

  • 1对1辅导,168/课时
  • 电子邮箱

  • kaoyan618(微信号)